DIN40050-9德國標準道路車輛IP防護等級代碼
DIN40050-9德國標準,道路車輛IP防護等級代碼:防雜質、防水和防接觸;電氣設備。推薦使用科賽德IPX9K高壓噴水試驗箱。
與IEC 529-1989,第二版的關系見文后說明。
1應用范圍
本標準適用于道路車輛電氣設備的IP防護分級。2目的
本標準的目的如下:
一規(guī)定下列道路車輛電氣設備外殼的IP防護方式和等級的名稱與定義●防止固體雜質、包括灰塵進入殼體內對電氣設備加以防護(雜防質);
防止由于水進入殼內而對電氣設備加以防護(防水);●防止人體接近 殼內危險部件(防接觸)。-對各防護 等級的要求;
-進行試驗,以證實外殼是否符合各防護等級的要求。3 IP代碼的組成和含義3.1 IP代碼的組成
P 22)32)C M字母代號(國際防護)-
第一位數(shù)字(0~6或字母X)-第二位數(shù)字(0~6或字母X)-
附加字母(可選擇)(字母A、B、C、D)-補充字母(可選擇)(字母M、S)-
(字母—-__
不要求規(guī)定特征數(shù)字時,該處由字母“X”代替,如兩個字線都省略,則用“XX” 表示。附加字母和(或)補充字母可省略,不需代替。
當使用一個以上的字母時,應按字母順序排列(除K外,見2)。
如一部分外殼或電氣設備的防護等級不同于其它部分的防護等級,則應將這兩種防護等級分別注明。
標志示例見第6章。3.2 IP 代號的含義
表1列出了IP代號組成部分的一覽表。
注:用補充字母K來表示道路車輛對防塵(第一個數(shù)字5和6)與防水(第二個數(shù)字4、6和9)的特殊規(guī)定。
4防異物(包括灰塵)進入和防與危險部件接觸的防護等級
表2和表3規(guī)定了防護等級與對其要求的簡述。
一般規(guī)則:對固體異物和接觸防護采用相同的防護等級(同一個特征數(shù)字)。這時只用一第一個特征數(shù)字表示。
對兩種防護類型的不同防護等級可采用補充字母加以規(guī)定,這時第一個特征數(shù)字僅說明對固體異物的防護,補充字母只說明接觸防護。
1)本標準所講的危險部件系指活動的機械件,不指光滑軸。
2)連接第一個數(shù)字5和6及第二個數(shù)字4、6和9,補充字母K直接接在各個數(shù)字后。
僅在下列情況下允許用附加字母:
-接近防護的等級高于 第一一個特征數(shù)字所表示的防護等級,或-應只標明接近防護 等級(用X代表第-一個特征數(shù)字)。
對接近和固體異物的防護對規(guī)定也分別包括較低的防護等級。
5防水進入的防護等級
表4規(guī)定了防護等級的代號及其要求。
防水等級1~6K分別包括較低的防護等級。由于不同的物理影響,它自然不適用于7、8和9K的防水等級。
如不涉及,則應分別標明尚包括的較低的防護方式,如: IPX4K/PIX7、 IPX5/IPX6K/IPX8、IPX6K/TPX9K。
6標志示例
防護類型的標識必須使用IP代碼。6.1 使用防水補充字母K的IP代碼
具有IP代號IP34K的外殼標志的含義是:
(3)”殼體內的電氣設備可防直徑大于2.5mm固體異物進入(固體異物防護),和
”直徑2.5mm以上的試具不能進入,對人員防止與殼體內危險部件的接觸(防接觸)。(4K)”防止外殼內的電氣設備受到各方向高壓噴水的有害影響(防水)。6.2 對防水使用附加字母B和補充字母K的IP代碼
具有IP代碼IP16KB的外殼標志的含義是:
(1) 殼體內的電氣設備可防直徑大于50 mm固體異物進入(固體異物防護), :(6K)”防止外殼內的電氣設備受到各方向高壓強烈噴水的有害影響(防水)。(B)”防止人員的手指接近外殼內的危險部件(防接近)。
6.3 對防塵使用補充字母K時一個整體不同部件的不同IP代碼
標志
IP2X用于整個外殼,
IP5KX用于整個外殼內某一部件的罩蓋。它的含義是:
(2)”整個殼體內的電氣設備可防直徑大于12.5 mm固體異物進入(固體異物防護),
”對人員手指防止與殼體內危險部件的接觸(防接觸)。(X)”未說明整個外殼的防水等級;以及
(5K)”防止灰塵進入的有害影響(固體異物防護)
注:當進入的灰塵同樣也不會損壞所有其它部件時除了防固體異物2級外,還需注明整個外殼內的對灰塵的不敏感性。
”1mm直徑以上的金屬絲不得進入,防止人員同該部件罩殼內的危險零件接觸(防接近)。
注:整個外殼內零件罩殼更高的接近防護等級對上一層低于2級的整體外殼無意義。(X)”未說明零件罩殼的防水等級。
7要求和試驗7.1大氣條件
如無其它商定,試驗應在下列環(huán)境大氣條件下進行:溫度范圍: 23士+ 5oC;相對溫度: 25 %~ 75 %;
氣壓: 86 kPa~ 106 kPa (860~ 1060毫巴)7.2 試樣
如無其它商定,試樣應是未使用過且干凈的。雙方可以對試樣的其它規(guī)定。
7.3對固體異物進入防護(包括防塵)和對接近危險部件防護的要求和試驗7.3.1 試驗設備
用于證實防接近和固體異物進入的試驗探頭列于表6。對表6,直徑50 mm或12.5 mm球的注釋:
如防護和手柄在實際檢驗時有妨礙,則只能用球進行檢驗。
對具有空氣混合塵垂直流向的5K和6K級固體防護(防塵或塵密)驗證用的試驗裝置。也可根據(jù)DINV 40046-48,商定采用水平流向的粉塵室(如圖2)。
如無其它商定,可用50 %的重量的石灰石(粘土和砂),即未燒過的 波特蘭水泥和50 %
具有下列粒度分布的煙道灰組成的試驗塵(根據(jù)DINV4004648):
33 %的重量≤32 μum; 67 %的重量> 32 un,但< 250 pn。
在圖1所示的粉塵室中,應裝入約2kg試驗塵/m3室容積,在試驗過程中使其保持懸浮。如采用圖2所示的粉塵室,則應根據(jù)DINV 40046-48的規(guī)定,保證空氣混合塵的密度為5土2g/m’,流速為1.5 m/s(如無其它商定)。
詳細的文件可以來電咨詢東莞科賽德儀器。